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三维虚拟技术引导奥运转播进入3D时代
三维虚拟技术引导奥运转播进入3D时代
发布时间: 2021/5/17 14:34:05
<p><p style="font-family: Arial, Verdana, sans-serif;">&nbsp;还记得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国全民总动员。人人均参与其中,盛况空前。每隔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宴,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历届奥运会,在人类奥林匹克精神传承的同时,电视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从最早的声音转播,到后来的黑白图像转播,再到后来的彩色高清转播,到如今的3D转播。随着三维虚拟技术的进步使世界更像一个奥运村,全世界的民众一起参与其中。</p><p style="font-family: Arial, Verdana, sans-serif; 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www.manjay.com/upfiles/Fck201205161606215539.jpg" alt="" /></p><p style="font-family: Arial, Verdana, sans-serif;">&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D电视在之前还之前一个模糊的概念,直到我国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在元旦试播,并在春节正式播出。3D电视试验频道由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和深圳电视台等六家单位联合开办。频道每天的全部播出时间为13.5个小时。试验频道内容主要包括动漫、体育、专题片、影视剧、综艺等类型以及重大活动的现场3D转播,如伦敦奥运会、春晚等。</p><p style="font-family: Arial, Verdana, sans-serif;">&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几个节目类型的选择是在经过仔细分析后选定的。这些节目比较有动感,适合用3D来表现。同时,电影、纪录片、风光片也是3D电视适合的内容,而3D体育赛事会成为央视3D频道播放的主要内容。据了解,央视已购买伦敦奥运会3D转播权,届时将通过3D试验频道对奥运会进行转播。央视将对伦敦奥运会提供300小时实况转播信号,3D节目至少包括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游泳和体操等项目。体育赛事与3D技术的完美结合,能让观众看到运动员每一个动作,近距离全方位地体验3D体育赛事,身临其境,尽情体验3D带来的视觉震撼。</p><p style="font-family: Arial, Verdana, sans-serif; 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www.manjay.com/upfiles/Fck201205161606437978.jpg" alt="" /></p><p style="font-family: Arial, Verdana, sans-serif;">&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D 试验频道卫星信号覆盖全国,暂时免费收看。在上海,3D电视试验频道的频道号是300,观看3D电视节目的门槛不算太高。目前,上海已有280万户完成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约占上海地区有线电视用户的半数,中心城区基本完成数字化整转。从网络来说,上海完成数字化整转地区的用户,只要购买3D电视机并安装东方有线高清机顶盒就可以收看到3D节目。<br />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目前,上海NGB区域内已经开通3D点播。通过数字化电视高清交互型机顶盒用户,配备3D电视机,可以点播东方有线互动电视平台上的3D节目。&ldquo;3D点播专区&rdquo;收录了各类3D节目。其中三维立体的演唱会转播,更能让观众体验到零距离亲近歌星的梦幻感受。而3D体育赛事,不光是&ldquo;左右&rdquo;动,连&ldquo;前后&rdquo;也动起来了,现场感十足。还有3D旅游风光片,就好像你亲自乘着滑翔机穿梭山林间等等。NGB将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它将有线网络骨干网速率提升到每秒1000千兆,接入网用户端速率提升到每秒100兆。以后将有更多的用户体验到3D电视带来的特殊享受。<br />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北京奥运会的高清转播,再到如今伦敦奥运会的3D转播,我们庆幸,能够全方位立体地体验奥运会带来的活力与激情。随着三维虚拟技术的发展,我们将看到更多的高科技走进生活。</p></p>
分享到:
上一篇: 各国专家齐聚珠海 举办国际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论坛
下一篇: 3D展示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