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广告人,偶尔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撰写出吸引眼球的策划案?而一个地产营销人,无时不刻都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进行有效蓄客?进一步说,如何将蓄客时间拉长些?
对于上述问题的求解,地产策划可谓筚路蓝缕,上下而求索却收效甚微。蓄客,不是一个艰深驳杂的命题,但一定是一个劳神费心的重要环节,以至于让地产策划有了后会无期般英雄气短的感慨——操作了很多楼盘,却依然过不了蓄客这一关。
蓄客难,真的难于上青天?
回到这个并不复杂但却令人头疼的命题中来,盘点地产营销“七大痛点”:
1、价值灌输难:
楼盘的配套、交通等价值点不能通过合适的渠道与方式多次输送给客户,客户对项目的价值点认知不够全面。
2、产品认知难:
楼盘的规划、户型等产品基本信息不能有效地在客户中产生较强的认知,致使项目形象模糊,难以与竞品形成竞争力。
3、异地蓄客难
蓄客期由于成本的控制及物料的局限性,无法进行大范围多渠道的推广,难以实现售楼处外的包括酒店、商场等异地的有效蓄客。
4、客户筛选难
蓄客期的新形象宣传,会吸引多种客户关注,在客户中筛选出项目的目标客户显得力量薄弱。
5、客户维护难
对项目的目标客户而言,由于产品信息不全面,售楼处物料不完善,同时亦无具有吸引力的销售节点,难以多次邀约客户到场进行客户维护。
6、宣传调整难
项目前期的相关设计没有完全终稿,做物料宣传(沙盘、楼书、海报)面临调整的成本太高。
7、服务交流难
传统营销方式很难跟客户直接交流,无法提供精准化服务,客户粘性差,流失率高
在这样的困局中要脱颖而出,蓄客就成为了“妙手回春”的重要一步棋。
然而,再难走的一步,却也不至于呜呼哀哉,难于上青天。
追本溯源,号脉“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