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本周期是地产商的核心诉求
借着行业的大势所趋,VR地产项目有了落地的可能,那么在实际应用中,VR技术是否能为开发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回报又有多少?通过与相关地产开发商、地产媒体、技术提供方的交流,“缩短回本周期”被列在地产业的核心痛点首位。在重资产的地产行业,地产开发商仅IRR(内部收益,Internal Rate of Return)这一项就达到18%。
在销售期间,“开发商每一天都需要承担高达几百万的利息”,有人指出。因此同样的地皮、房产,销售周期和回款周期的时间会导致明显的利息差别。实际应用中,VR技术主要充当虚拟样板间的角色,在时间与资金两方面降低地产开发商的成本。
1、从6个月到15天
据了解,样板间从设计、材料、施工、软装、硬装、验收等环节全部完成需要接近6-9个月的时间;北方城市还需要面临每年冬天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无法推进工程进度的情况。
看房者身临其境地从任意角度、以任意视角,通过漫游来观察和体验,这种真实更具有说服力。对于开发商来说,能够提前宣传,提前蓄客、异地蓄客,降低成本、节省推广时间,同时可以测试用户对户型装修的喜好,缩减成本。
而了解,VR样板间的平均交付期为15天。100平方米的VR样板间,素材齐全的情况下,制作周期为5~7个工作日。据此计算,利用VR样板间模式平均可将体验销售提前半年。以前,在样板间没有搭设完成前的半年,销售部门的工作非常有限,能做的仅是广告、传单等一些暖场活动。而VR样板间的引入有助有销售部门的工作提前开展,为客户更早接触和了解户型,提升预售效率,加快回款周期。
2、十分之一不到的成本
目前,实体样板房搭建的成本大约在6000~12000元/平方米,VR样板间搭建一套的成本约为5万—10万(以100平房米计),平均 500-600元/平方米,成本不到前者的十分之一。
此外,沙盘上的制作费用也可以扣除。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VR样板间仍没有完全取代实体房,开发商通常是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而这样的结果也将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样板展示体验。让原本只做2套户型的楼盘现在能10套,原本在前期无法完成的的园林和商街也可以在VR样板间实现。
此外,VR看房的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噱头十足的营销手段,无论在商区宣传还是售楼中心体验,都能引来不少关注。“传统的地推式的宣传只能发传单,有人看都不看就直接仍了;在商场广告为摆几台VR头盔,都是排着队体验”,有地产经纪这样描述。
更多的需求等待满足
当然,VR+房产的玩法远不止戴上头盔这么简单。由于国内重视家庭的传统,看房买房多为举家老小,多人出动,所以单人体验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彼此交流和交互的需求。此外,采用单人体验模式,多人场景戴/取头盔、调试机器也将耗费大量时间。多人交互体验的模式也将有效提升销售人员的工作效率。
此外,针对高档住宅、商业楼盘等大面积样板间展示,通过瞬移和场景切换虽能完成体验,但在沉浸感与对房屋的整体观感仍打了不少折扣。所以,大空间多方位的体验也是现阶段VR技术方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的博弈
综上所述,VR技术与地产的结合为其营销体验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升级。尤其针对开发商在异地购房、早期看房等场景下的痛点需求进行了突破性的攻克,为其在回本周期、投入规模、甚至是空间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有效优化。
可以预见,在行业领域,房地产商的需求空间仍具有较大潜力,而其发展阻力更多将来自对于传统房产行业的教育和普及。当这门生意最终落实到老百姓身上,还要考虑到虚拟模式下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VR+房产的作用有限,不可能取代实体样板间展示”有地产人士这样表示,那么如何发挥其锦上添花的最大效益,集合设计圈、家装公司,甚至于家电行业一起把VR样板间的体验更深度化和真实化,或许是身处其中的创业者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