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定制化的服务,意味着客户将在虚拟样板间进行更丰富的交互,停留更长的时间,更换更多的场景。而这,又将反向影响到VR提供商。针对客户在虚拟样板间里的行为,能否提取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将成为VR提供商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逛淘宝,你的操作轨迹是可以被记录的,由此便可以分析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对什么感兴趣?购买的可能性是多少?更偏重哪种方案等等。虚拟现实中同样适用,且数据量更大。”麦秸产品经理解释到。
如果说PC互联网产生的数据是一个池塘,那么VR世界产生的数据就是一片海洋。戴上VR头盔,客户所有的行为都能被数字化,成为后期数据分析的原材料。将采集后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便可以对客户进行画像,根据喜好,推送更精准的楼层、景观房、南向房、或者田园式家装、大屏幕电视等,实现更高效的盈利。不过,在数据地收集过程中,将多少细节囊括其中,如何做到低成本地收集,这是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此外,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收到的反馈如何对模型进行快速修正,这是第二个问题。
“原本以为今年4月份会做成形,现在看来还得晚一些,一方面数据量太大了,需要找到更好的数据工具;另一方面,数据的颗粒度实在太细了(编者注:即采集的细节过多),还得降一点。”在麦秸看来,谁拥有的数据量大,谁就在未来拥有更大的财富,跟互联网大数据是一个概念。
未来,VR看房极有可能成为平台级入口,不仅所有的VR样板间可以集成在一个平台,家装、家居、家电也会集成在这个平台,因此,对资源的把控能力将决定平台的成与败。能否在前期通过铺设足够的量,将其纳入平台;能否绕过强势的开发商,博得更多话语权;能否有强大的号召力带着家装、家居、家电一起玩;能否让用户对平台产生足够的粘性;只有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平台才能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