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轮美奂的样板房是吸引刚需下单的重要渠道,尤其是没有装修经验的年轻人往往抵挡不住最终成交。可是等交房后,才发现自己买到的房子和当初看到的样板房完全不一样。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呢?我们应该怎么看样板房,才能不被表象迷惑呢?
设计给样板房增色
开发商为保证样板房的整体视觉效果,在材料和工艺上会力求尽善尽美,不惜重金。家具、厨卫设备也极其高档,有的衣柜尺寸甚至为样板房“量身定做”。所以样板间是很多一般人装修时难承受的标准,或者是实际施工很难达到此价额的样板间所具有的这种效果。如将屋内的非承重墙打通换成一面玻璃,就大大增加了空间的宽阔度。
设计师装修样板房会按照统一的风格,使家具的造型、尺寸、颜色等与整体色彩和用料风格相匹配,让样板间的搭配看起来天衣无缝,而这样的设计费用不仅高昂,也不符合家居需求。记者在某样板房看到,没有安装门的背后空间设计为镜子,让空间看上去十分敞亮,而装门后该效果明显受到影响,另外另一堵墙壁上装有开关,也不能把门移位安装。这种看似精彩的设计,其实一装上门马上就现出原形。
记者注意到,不少样板房的衣柜厚度只有30多厘米,而正常衣柜厚度一般不能少于45厘米。对于日常所需的家具,大家要关注尺寸上是不是动过手脚。如最后拿到的儿童房,明明看到当初书桌、衣柜等等都可以放下,而在实际摆放中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个书桌,整个房间就不可以再放其他东西了。
赠送面积并非多多益善
开发商往往会打出赠送面积的广告吸引人,承诺给你的面积真能享受到吗?一名房地产从业者告诉记者,很多时候开发商所赠送的面积,其实早已经算入到总房款之中了,只不过购房者不清楚罢了。有的赠送面积基本上就是飘窗和天井,这些面积本来就计入公摊。开发商无非承诺楼体验收后,统一帮购房者修改墙体,将天井部分纳入到房屋整体使用面积中来。
浙中律师事务所主任严亮奇提醒,面积赠送是不合法的,而且赠送的面积不能写入到购房合同和房产证当中,即便开发商承诺赠送一部分使用面积,但是如果交房时开发商没有兑现承诺,购房者也无法维权。日后购房者如果要将房产抵押和出售,赠送的面积是无法进行评估的,所有的交易均以购房合同或者房产证为准。
销控表的“秘密”
记者在市区某楼盘看到,看房的人并不多,但其工作人员却声称房屋卖得很好。置业顾问拿出销控表给记者观看,在销控表上近80%的房屋都被打上了深色标记,据置业顾问介绍,红颜色的都是已经售出的,灰颜色是已经预定的,少量的白颜色房源才是可售的。按照这名置业顾问的说法,该楼盘卖出的房子接近销控表上总房源数的90%。
而记者查询二手房交易网站发现,该楼盘却有不少房源在售,记者咨询中介得知,这些可供改合同的房源已经从该楼盘售出,需要额外加价才能成交。也就是说,该楼盘售出的不少房源其实到了炒家手里,他们层层加码后再度销售。
价格折扣玩游戏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市区不少楼盘给出的折扣名目繁多,开发商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为何不化繁就简,直接给出最终折扣?购房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面对折扣乱象,怎样才能从开发商那里拿到底价?
以前市区新开楼盘都有个均价做参考,但现在去售楼部,得到的消息都是一房一价,甚至买房人也搞不清自己究竟是用什么价格买下的房。持VIP卡9.9折、银行按揭9.9折、开盘当天认购9.8折、按时签约9.9折……五花八门的折扣已经够令人头疼了,而有的楼盘还要外加“交1万抵3万”、“交2万元抵5万”甚至“日进百金”等其他优惠。开发商为什么会热衷玩这样的数字游戏?业内专家表示,复杂的折扣很容易把购房者搅晕,开发商利用消费者讨价还价的心理,造成“折扣越多实惠越大”的错觉。“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高标价大折扣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主要是从前几年国家规定商品房销售实行明码标价、一户一价之后,开发商的一种应对之策。”
在各个楼盘的售房部,都摆放着房源信息展板,并明确标示出每套房子的售价。这样一来,不能像以前那样想涨价随时就涨。据了解,虽然价格的顶点受到限制,但市民觉得打折总可以吧?于是有的开发商将公示价格尽可能标高,市场期望不好时加大折扣和优惠力度,市场好了则收回折扣变相调价,这种收放自如苦的还是不明行情的置业刚需。